2022年度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之科技进步奖

发布日期:2023-02-22 18:09
为表彰在我省人工智能科技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鼓励我省人工智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我省人工智能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我省人工智能的综合实力和水平,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设立和承办面向我省人工智能产业的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科学技术奖面向我省人工智能产业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从事人工智能科研、应用及教学的院校,旨在奖励在广东省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研究、技术创新、科技成果推广及产业化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组织。

科技进步奖授予完成、应用、普及人工智能创新性科学技术成果,为促进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或者推动科学技术普及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科技进步奖应当注重创新性、效益性或者普惠性。



奖项等级 :一等奖
项目名称:大视野高分辨率的消费级机器人3D视觉系统
主要完成人:黄源浩、肖振中、江隆业、张丁军、钟亮洪、刘贤焯、师少光、 许星
主要完成单位:奥比中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项目针对机器人3D视觉方案对3D传感器的特别需求,在已有3D传感器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创新,开展适用于机器人行业的3D视觉架构的研发,解决了实时获取高速、高精度深度图像的机器人3D视觉系统、大视野、高分辨率的机器人3D视觉系统产业化关键问题。可以为应用企业的提供性能优异且稳定的产品供应。光学镜头、算法、芯片技术不依赖国外企业,可以为应用企业提供安全便利的售后及技术支持;同时,产品兼容性强,可以很好地兼容客户产品;反应速度快,可显著提升应用企业的工作效率;性价比高,居同行业前列。同时,公司产品的优良品质也为客户的业务拓展提供了良好助力,成效显著。本项目研发成果主要用于智能终端产品上,项目实施完成后,成功转化为目标产品3D视觉传感器。在生态客厅、娱乐教育、机器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图片



奖项等级 :一等奖
项目名称:机器人弧焊智能测控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主要完成人:姚屏、田济语、王振民、武威、宋健、黄昆、王晓军、张广潮、刘玉玲、牛潮、梁道赞
主要完成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广东奇正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松峰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组依托高校与省内机器人龙头和骨干企业,在多项国家项目及省科技重点攻关项目等的支持下,历经多年的时间,协同攻关,攻克了焊接质量关键指标确定,开发基于机器人弧焊智能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从研发到大规模产业化的一系列难题,实现了机器人弧焊整机及多传感信息检测与智能控制的国产化。主要创新如下:

(1)开发机器人弧焊多传感信息采集装置,研究基于电弧声声谱样本熵的弧焊过程稳定性定量评价方法;设计基于缺陷分析的焊缝质量模糊评价模型。(2)建立基于复杂耦合多因素的焊接质量定量表达与预测模型。设计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送丝速度预测控制模型,利用粒子群智能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优化,智能预测控制不同平均电流下的送丝速度。(3)开发基于机器人智弧焊能控制系统和机器人冷弧焊设备并进行推广应用。研发了一种新的机器人双丝多频调制波控方法有效提高了焊接质量和效率,降低了焊接能耗。

经检测,本项目技术在弧焊稳定性指标、声音采集频率范围、缺陷检测准确率、送丝速度预测率等技术指标上具有优势。经科技成果鉴定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项目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获美国和新加坡专利授权共2件,获得国内发明专利授权11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与软件著作权登记20余项;发布企业标准1项;培养人才多名。发表SCI论文20余篇,含ESI高被引论文1篇。项目2019年-2021年累计实现新增销售收入约17.1亿元,利税0.59亿元。项目产品在3C电子、汽车制造、轨道交通工具、建筑、工程机械等多个领域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动了我国机器人弧焊行业的技术升级和产品示范推广。

图片



奖项等级 :一等奖
项目名称:面向智能金融终端的多模态身份识别关键技术及应用
主要完成人:金晓峰、黄宇恒、杨旭、徐天适、章烈剽、岳许要、戴晶帼、张承业、谭栋、张华俊、文莉、张宏志、刘义南、王丹丹、王晓亮
主要完成单位: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智慧金融领域身份识别准确性、跨终端适应性及跨域可信等共性技术难题,从算法及平台层面开展关键技术攻关。项目突破了多维自适应融合的跨模态高可靠身份识别技术、网络模型压缩和特征迁移的跨终端身份识别技术,构建了跨域多终端金融身份识别云平台,推动了全球智能金融设备行业的科技进步,助力企业从金融科技向城市智能拓展。

项目产品广泛应用于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在内的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于全球1200多家金融机构。项目产品在2019年至2022年累计销售收入57.78亿元,其中创汇17.21亿元,实现净利润6.22亿元。项目积极响应国家“普惠金融”与“信息惠民”的号召,实现了普惠金融服务,带动了整个金融产业的智能化发展,为国内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行业信息化、智慧化、便民化发展提供保障。

图片



奖项等级 :二等奖
项目名称:基于深度学习的企业大脑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主要完成人:陈永辉、汤胤、黄书强、丁明、卢超、林木兴、林沛欣、李海荣、钟忞盛
主要完成单位:广州市玄武无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暨南大学
《基于深度学习的企业大脑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课题来源于广州市产业技术重大攻关计划现代产业技术专题,已完成项目研究,已通过广州市科技局验收。该项目研究通过数据挖掘提炼业务规则,形成业务规则推理系统,在此基础上针对用户请求和企业响应数据建模并用于深度神经网络训练,实现的平台智能化响应技术,大大缩短了从业务员拍照上传到审核再到最终货架安排建议等关键处理流程,由此可以承载更大规模企业用户的在线处理,充分降低了企业成本。同时在企业大脑的建设实践基础上,深化企业运营管理的智能化理论探索,进行数据流视角的运营理论重构,形成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企业大脑理论框架,服务企业信息系统智能化需求。项目实现企业管理系统的智能化响应和视觉分析等,技术指标在行业处于领先水平,已全部通过第三方机构测试通过。项目申请发明专利 35 件,其中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 10 件,获得软件著作权 25 件,超额完成项目预期指标,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图片



奖项等级 :二等奖
项目名称:城市交通主动安全智能防控技术研究及人车路协同应用
主要完成人:刘坚、朱风华、陈欢、叶佩军、黄钦炎、陈圆圆、冯川、李莹、熊刚、吕宜生
主要完成单位:广州交信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东莞中科云计算研究院
“城市交通主动安全智能防控技术研究及人车路协同应用”项目,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了集多维度信息感知-立体化风险识别-智能化安全防控于一体的城市交通运输主动安全防控体系,应用智能化视频、车辆CAN总线以及物联网技术采集人、车、路多维信息,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从驾驶员、车辆、行驶环境与运输运营四个方面研发智能化风险识别技术,建立常态规避、短临预警、应急响应的安全防控三种应用模式满足不同业务场景应用。项目成果已在广州实现规模应用,覆盖公交、出租、水巴、长途客运、货运、桥梁、高速公路等领域,累计车船超过9万辆。项目成果已形成了一整套安全防控技术方案及软硬件产品,通过规模化示范应用,促进交通运输行业常态化安全防控能力提升,并为复工复产、防疫抗疫提供智能化技术支撑。

图片



奖项等级 :二等奖
项目名称:轨道式巡检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
主要完成人:李方、贾绍春、薛家驹、樊广棉、蔡振豪、史锋、魏钰尧、钟小芳、吴积贤、李培俊
主要完成单位:广东科凯达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本项目成功研制轨道式巡检机器人关键技术并实现规模化的销售及推广应用,包括有巡检机器人本体、轨道行走系统、分布式充电基站、无线通信覆盖基站、自动开闭防火门、后台监控和数据管理系统。轨道式巡检机器人通过携带监测传感器和设备深入巡检现场收集信息,利用互联网技术把机器人和后台进行互联互通,由后台进行智能建模、智能识别分析,对现场状态进行判断和决策。巡检机器人可自主完成巡检任务规划、线路巡检工作,采用了悬挂轨道运行方式,结合智能化检测装置以及智能分析软件,完成全天候数据快速采集、实时信息传输、智能分析预警到快速决策反馈的功能,提高智能化、无人化运维、管理的水平。在电力电缆隧道、综合管廊、输煤廊道、海缆终端站、轨道交通、高速公路隧道、危险品车间、地下洞室、建筑隐蔽工程等多种作业环境中替代人在危险、恶劣环境下完成繁重的体力劳动或完成人类无法进行的作业,发挥智能巡检、安防的作用。产品实现了:替代人工巡检、减少危险作业、提高巡检效率、降低巡检成本,进行实时不间断巡检、提高巡检质量和安全保障、有效避免事故发生,有效提高电网自动化作业水平,推动智能电网的发展。

图片



奖项等级 :二等奖
项目名称:注塑行业多机器人高速高精度协同控制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示范
主要完成人:罗小军、程涛、杨倩倩、梁振锋、钟森鸣、刘伟华、于欣佳、孙高磊、吴丰礼、兰海涛
主要完成单位: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深圳技术大学、东莞拓斯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拓斯达智能科技(东莞)有限公司、深圳大学
项目组依托机器人骨干企业和高等院校,在多项国家项目及省科技重点攻关项目等的支持下,经过多年的协同攻关,攻克了从工业机器人智能一体化驱控、全自动视觉定位、自适应控制算法、多群体智能协作等关键技术从研发到大规模产业化的一系列难题。

相关技术的研发使得四轴工业机器人拓星辰系列、六轴工业机器人拓星云系列、Delta 并联机器人系列实现所有零部件国产化替代。其中,六轴机器人等多款产品通过了 CR/CE 认证,并获得“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同时,项目在公司欧规、AD 伺服机械手系列,拓星链运维产品,注塑智能工厂实现了整个厂的示范化应用。产品在 3C 电子、焊接、抛磨、食品加工及医疗等多个领域推广应用,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在多个注塑工厂搭建了智慧示范工厂。该项目推动了我国机器人行业的技术升级和产品示范推广,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图片



奖项等级 :二等奖
项目名称:复杂场景下的智能语音关键技术及其在反诈上的应用
主要完成人:张伟彬、陈东鹏、李亚桐、林伟伟、谢单辉、黄河清、黎荣晋、黄润乾、郑立松
主要完成单位:深圳市声扬科技有限公司
声扬科技以“天下无诈”为己任,由多项市、省、部级项目支撑并依托“广东省人工智能声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围绕本项目深入分析公安和金融的诈骗语音,自2017年启动关键技术攻关。先后在跨语种、跨信道、高噪声、有效时长有限情况下的高精度声纹识别(全球最权威声纹识别大赛NIST SRE 2019获第二名,为中国独立参赛企业近十年来最好成绩)、语音转换及特定场景下的变声还原、口语语音分析等取得重大突破,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已授权发明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30项,产品获得10余项国家级权威机关检测与认证。项目成果在公安部和二十多个省市公安机关,及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中国人保等大型机构落地应用,打击电信诈骗和金融诈骗,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协助公安机关破获各类案件十余起,累计涉案金额数亿元,陆续收到了湖北省公安厅、甘肃省公安厅等发来感谢信。FinVoiceTM智能语音认证系统在工商银行上线仅一周,成功防堵欺诈数十笔,挽回经济损失数十万元;上线一年以来,电话银行信用卡反欺诈防堵数万笔,止损金额达千万元;完成个人信贷远程视频面审数千笔,涉及资金九亿三千多万;反欺诈风控模型上线以来,已监控线上交易超33万笔,涉及资金150多亿。

图片



奖项等级 :二等奖
项目名称:深圳教育云教学平台构建与应用
主要完成人:张惠敏、冯圣中、梁为、魏晓亮、黄晓慧、肖丹、陈浩、黄伟龙、彭岩、陈颖
主要完成单位:深圳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深圳云计算中心)、科大讯飞华南有限公司
深圳教育云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应用是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助力深圳智慧城市建设的重大举措。该平台依托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和市政务云的资源,实现全市数据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以集约化的方式向全市提供基础云服务,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建设云课堂,依托学情数据和知识图谱为每个学生构建了个性化的数字画像,给予学生有效指导及推送个性化资源,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此外,平台通过构建云超市资源服务体系,为全市师生提供系统化、成体系的教育资源服务,有效促进教育均衡。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