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发布云计算100强榜单 OpenAI位列第一;百川智能发布530亿参数的闭源大模型

发布日期:2023-09-06 11:44

图片


本周热点
1、工信部:鼓励开展数据确权授权的标准制定工作
2、研究称ChatGPT回答编程问题的错误率超50%
3、量子计算机首次识别出单个核苷酸
4、英伟达推出最强生成式AI处理器
5、福布斯发布云计算100强榜单 OpenAI位列第一
6、百川智能发布530亿参数的闭源大模型

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的人工智能一周热点推文!在这里,我们将为您呈现最前沿、最热门的人工智能资讯,涵盖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领域。我们的目标是让您能够及时了解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动态,掌握行业发展趋势,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有益的参考。欢迎点赞关注与分享,让我们携手共进,探索人工智能的无限可能!

01
人工智能行业动态
1、拜登签署行政命令,限制美企对华高科技投资
据环球网报道,美国总统拜登今天正式签署行政命令,授权财政部长监管美国企业对中国实体的投资。这项经数月审议的命令授权美国财政部长限制美国企业与个人投资中国敏感科技,包括半导体和微电子、量子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三大领域,以保护对下一代军事创新至关重要的技术。资深官员强调这项限制是出于国安考量,而非经济因素。

2、工信部:鼓励开展数据确权授权的标准制定工作
工信部网站今日发布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0483号建议的答复,在关于建立企业数据确权授权机制方面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围绕三方面做好相关工作:一是支持北京、上海等地数据交易机构高质量建设,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探索多种形式的数据交易模式,推动数据要素价值转化;二是推动全国统一数据登记平台高水平建设,指导开展数据资产价值评估试点,打通数据要素流通堵点;三是鼓励部属单位开展数据确权授权的标准制定、技术研发、平台应用、授权认证等方面工作,探索数据确权授权的落地方案和创新模式。

3、国家网信办就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征求意见
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今日发文,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起草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到,存在其他非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方案的,应当优先选择非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方案;在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应设置显著提示标识;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不得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验证个人身份作为出入物业管理区域的唯一方式;在公共场所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或者存储超过1万人人脸信息的人脸识别技术使用者,应当在30个工作日内向所属地市级以上网信部门备案。

4、河南印发三年行动方案 构建中原智能算力网
河南省人民政府官网8月4日发布关于印发《河南省重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速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目标到2025年河南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争取进入全国前5位。本行动方案提到实施高性能算力提升工程,加快建设郑州、洛阳等全栈国产化智能计算中心,构建中原智能算力网;持续提升国家超算郑州中心超算能力,建设智算中心和郑州城市算力网调度中心,综合算力性能保持国际前列,资源利用率达到70%;到2025年智算和超算算力规模超过2000P FLOPS(每秒浮点运算次数),高性能算力占比超过30%。

02
人工智能研究动态
1、研究称ChatGPT回答编程问题的错误率超50%
美国普渡大学的研究发现,OpenAI开发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在回答软件编程问题时,错误率超过一半,且能骗过三分之一的提问者。该研究团队分析了ChatGPT对517个Stack Overflow网站上的问题的回答,评估了其正确性、一致性、全面性和简洁性。他们还对回答进行了语言和情感分析,并对12名志愿参与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报告的结论是:ChatGPT的回答虽然语言风格良好,但52%的回答是错误的,77%是冗长的。参与者只有在回答中的错误很明显时,才能识别出来。否则,他们会被ChatGPT的友好、权威和细致的语言风格所误导。

2、AI语言模型存在政治偏见
根据华盛顿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的研究,AI语言模型存在不同的政治偏见。研究人员测试了14个大型语言模型,发现OpenAI的ChatGPT和GPT-4倾向于左翼自由主义,而Meta的LLaMA倾向于右翼威权主义。AI语言模型的政治偏见可能导致实际伤害,例如拒绝提供关于堕胎或避孕的建议,或者发表冒犯性言论。研究人员呼吁企业在整合AI模型到产品和服务中时,要更加关注这些偏见,以使其更加公平。

3、机器人学习取得突破,能够从网络视频中学习任务
近年来,机器人学习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研究成果。卡内基梅隆大学的VRB系统可以从YouTube视频中学习并应用到不同环境中。谷歌的DeepMind团队开发的RT-2系统能够抽象出执行任务的细节。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人员还开发了RoboAgent系统,结合了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的方法。这些研究成果有望推动多功能机器人系统的发展。

4、量子计算机首次识别出单个核苷酸
日本科学家使用量子计算机,将单磷酸腺苷核苷酸与其他3种核苷酸分子区分开来,这是量子计算机首次应用于单分子测量,证明了其在基因组分析中大有潜力。最新研究有望使超快速基因组分析在药物发现、癌症诊断和传染病研究等领域大显身手。(科技日报)


5、研究人员提出AntGPT框架,利用大型语言模型进行视频长期行动预测
研究人员提出了AntGPT框架,该框架将大型语言模型与计算机视觉算法相结合,用于理解视频并在EPIC-Kitchens-55、EGTEA GAZE+和Ego4D等多个测试中取得了最先进的长期行动预测性能。研究人员通过定量和定性评估,发现大型语言模型可以根据视频观察中的离散动作标签推断出演员的高级目标,并且在给定多种输入目标的情况下可以执行反事实的行动预测。该研究为利用大型语言模型进行长期行动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6、研究团队提出新方法DeSRA,可检测和消除GAN超分辨率模型在推理阶段产生的瑕疵
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名为DeSRA的新方法,可以检测和消除使用生成对抗网络(GAN)进行超分辨率的模型在推理阶段产生的瑕疵。他们通过计算局部方差和结合语义信息来定位有瑕疵的区域,并使用基于均方误差的结果来微调模型。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消除瑕疵,并提高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能力。这项研究为解决超分辨率模型在处理真实世界数据时产生的瑕疵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7、AI模型可预测癌症原发灶位点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8月7日在国际学术顶级期刊Nature的子刊Nature Medicine上发表一篇新论文。他们开发了一款机器学习分类器OncoNPC,使识别一些神秘癌症的原发灶位置变得更容易。研究人员利用近3万名22种已知癌症的患者数据来训练机器学习模型,该模型可分析大约400个常在癌症中发生突变的基因序列。研究人员使用这些信息来预测给定的肿瘤在体内的原发部位。

03
人工智能企业动态
1、英伟达推出最强生成式AI处理器
在计算机图形年会SIGGRAPH上,英伟达(NVIDIA)创始人兼CEO黄仁勋一如既往穿着经典的皮衣登场,并一连亮出多款硬件。黄仁勋宣布全球首发HBM3e内存——推出下一代GH200 Grace Hopper超级芯片。黄仁勋将它称作“加速计算和生成式AI时代的处理器”。还有5款硬件新品同期重磅发布,分别是搭载全新L40S Ada GPU的新款OVX服务器、搭载RTX 6000 Ada GPU的全新RTX工作站,以及3款高端桌面工作站GPU。除此之外,黄仁勋还介绍了一系列软件更新和合作进展,总体来说都是为了帮助开发人员和企业进一步提高效率,降低开发门槛。

2、Nvidia发布下一代Grace Hopper超级芯片,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Nvidia在SIGGRAPH年会上宣布了一系列新动态,其中最重要的是推出了GH200 Grace Hopper平台的新版本,采用了下一代HBM3e内存技术。这款基于Arm架构的超级芯片将Nvidia的Grace CPU与Hopper GPU架构相结合,据称比当前模型快3.5倍。Nvidia还计划推出新的双GH200芯片的服务器系统,提供更快、更大的人工智能应用推理和训练能力。预计下一代GH200将于2024年第二季度面市。

3、中国科技大厂向英伟达订购50亿美元芯片
中国互联网巨头们向英伟达下单订购50亿美元的芯片。百度、字节跳动、腾讯、阿里巴巴已下单10亿美元,采购约10万张英伟达A800 GPU,将于今年交付。两位接近英伟达的人士称,这些中国科技巨头还采购了40亿美元的GPU,将于2024年交付。

4、福布斯发布云计算100强榜单 OpenAI位列第一
福布斯微信公众号8月9日发文,公布福布斯2023云计算100强完整榜单。其中OpenAI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Databricks和排名第44位的Dataiku均作为AI基础设施提供商受益于生成式AI热潮。根据Bessemer的数据,在今年的云计算100强公司中,有55%的公司已将生成式AI集成到他们的产品中。
AI正在改变云计算。以该榜单为例,新晋第1名OpenAI和第2名Databricks提供工具,帮助企业构建AI功能;第3名Stripe是一家金融科技公司,采用AI技术来打击欺诈;第4名Canva将AI功能嵌入了其设计软件中;第7名Grammarly推出了一款利用AI几乎瞬间生成段落文本的写作助手。

5、GPT-5被预测需50000张H100
前特斯拉 AI 总监、现回归 OpenAI 的 AI 大神 Andrej Karpathy 在 8 月 3 日转发了一篇广为流传的博客文章。该文章探讨了英伟达 GPU 的短缺情况,认为小型和大型云供应商的大规模 H100 集群的容量正在耗尽;初创企业、云服务供应商及其他大公司需要拥有超过 1000 张 H100 或 A100 训练大型语言模型;预测 H100 短缺情况可能会持续到 2024 年。该文章透露了各个公司拥有的 A100 数量和 GPT-4 训练所需的 A100 数量,以及各大型云和初创公司对 H100 的需求量。其中 GPT-5 被预测需要 30000-50000 张 H100。

6、Stability AI推出生成式AI编程产品StableCode
8月8日,Stability AI宣布推出其首个用于编码的大型语言模型生成式AI产品StableCode。该产品旨在帮助程序员进行日常工作,同时也为准备将技能提升的新开发人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工具。StableCode通过使用三种不同的模型来帮助开发人员编程,提高效率,分别是基础模型、用于解决复杂编程任务的指令模型、为用户提供单行和多行自动补全建议的长上下文窗口模型。
 

7、Meta解散AI预测蛋白质结构团队
据英《金融时报》今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Meta 在今年春季解散了一个用 AI 创建包含 6 亿个蛋白质结构的数据库(ESM 宏基因组图谱)的团队,表明 Meta 正放弃纯科学项目,转向盈利的 AI 项目。Meta 开展 ESMFold 项目,训练处理生物数据的语言模型,创建开源数据库,使科学家能轻松检索特定蛋白质结构。学者担忧 Meta 是否承担数据库成本及允许科学家运行 ESM 算法的服务。Meta 新重点是生成式 AI 产品,成立由 Chris Cox 领导的团队,现有数百名员工,包括从 FAIR 调来的人员。Meta 试图重新配置 FAIR 研究以适应生成式 AI 团队目标。

8、百川智能发布530亿参数的闭源大模型
今天下午,百川智能发布530亿参数规模的闭源大模型Baichuan-53B,这是百川智能发布的第三个大模型,主要服务B端行业,预计下个月将会开放API等相关组件。
百川智能4月10日成立后,6月15日发布了70亿参数规模开源模型Baichuan-7B,7月11日发布了130亿参数规模大模型Baichuan-13B,到今天,Baichuan-53B已经是其发布的第三个模型。百川智能创始人、CEO王小川透露,季度末,百川智能将发布千亿参数规模的模型对标GPT。

9、元象开源百亿参数通用大模型
据36氪今日报道,AI驱动的3D内容生产与消费一站式平台元象XVERSE宣布开源其百亿参数的高性能通用大模型XVERSE-13B,可免费商用。据悉,基于XVERSE-13B生成的服务包括文本生成、自动化写作、数据分析、知识问答等方面。元象XVERSE于2021年在深圳成立,2022年3月完成A轮、A+轮共计1.2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高榕资本、五源资本、高瓴创投、红杉中国、淡马锡、CPE源峰等。

10、金蝶云·苍穹GPT企业级大模型平台发布
在今日开幕的2023全球创见者大会上,国内ERP龙头金蝶发布金蝶云·苍穹GPT,定位是最懂管理的企业级大模型平台,并将其称作金蝶云的智能新引擎。金蝶云·苍穹GPT拥有多模型能力、多任务编排、知识智能引擎、个性化扩展、安全可信任等特点。
在多模型能力方面,金蝶今日发布业界首个财务大模型,该模型融合了金蝶30年财务专业知识积累、数百万家客户实践经验。基于财务大模型的财务AI助手可提供财务问答、费用报销、合同审批、报告生成、探索分析、预算建议等功能。
 

11、云从科技视觉-语言跟踪模型刷新世界纪录
据云从科技微信公众号今日发文,近日,作为多媒体领域唯一CCF A类顶级国际AI学术会议ACM MM 2023公布了论文接收名单,云从科技及联合研究团队的论文《All in One: Exploring Unified Vision-Language Tracking with Multi-Modal Alignment》成功入选。该论文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视觉-语言跟踪框架All-in-One,首次实现了视觉-语言跟踪网络结构与学习范式的大一统,摒弃了复杂的融合模块,实现了更加高效的多模态跟踪框架。
All-in-One框架主要包括一个统一的骨干网络和一个高效的多模态对齐模块,核心思想是通过一个统一的骨干网络尽早地在对齐的多模态信号之间建立双向信息流。All-in-One在4个有挑战性的数据集(TNL2K, LaSOT, LaSOTExt, WebUAV-3M)上刷新了4项世界纪录,并在OTB99-L数据集上使用单模型达到了多模型效果。研究人员发现All-in-One具备成为多模态视觉-语言跟踪领域基础大模型的巨大潜力。

12、旷视FaceID人身核验引入视觉大模型
据旷视科技微信公众号8月9日发文,近日,旷视FaceID防攻击能力重磅升级,打造以“视觉大模型和风控策略”双轮驱动的新范式。在视觉大模型加持下,旷视FaceID有效提升了攻击检出率和算法迭代周期,使攻防服务在“T+1”响应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同时在算法和风控策略的协同升级下,可为客户提供高达99%以上的深伪攻击检出率。引入“视觉大模型和风控策略”的旷视FaceID,已广泛应用于“互联网金融、虚拟运营商、出行和人才招聘”等行业客户,帮助其抵御黑产的深伪攻击,保障业务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

13、伊利蒙牛发布专属GPT
据中国证券报今日报道,在世界奶业大会期间,伊利和蒙牛都提到了AIGC(AI内容生成)技术的产业应用,并发布了应用于消费者服务的专属GPT。伊利集团推进AIGC技术的产业应用,并在3月正式发布上线全球乳业第一款数字化产品YILI-GPT,通过机器学习、运筹优化、智能交互等不断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的消费体验。蒙牛发布了全球首个营养健康领域模型MENGNIU.GPT,基于该模型的AI营养师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专属营养健康服务。蒙牛的AIGC平台覆盖100+智能化业务场景,让员工在AI赋能下变身“超级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