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热点第13期|工信部聚焦生成式AI等产业推进标准制定;欧盟《数字服务法》正式生效

发布日期:2023-09-07 10:27

本周热点
1、欧盟《数字服务法》正式生效
2、工信部:聚焦生成式AI等产业推进标准制定
3、周志华当选国际AI联合会理事会主席
4、英伟达二季度营收135.1亿美元,首次超过英特尔
5、OpenAI正在测试内容审核系统,一天可以完成六个月的工作

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的人工智能一周热点推文!在这里,我们将为您呈现最前沿、最热门的人工智能资讯,涵盖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领域。我们的目标是让您能够及时了解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动态,掌握行业发展趋势,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有益的参考。欢迎点赞关注与分享,让我们携手共进,探索人工智能的无限可能!

01
人工智能行业动态
1、联合国:AI不会替代大多数工作岗位
联合国发布的一项研究表明,生成式AI可能不会完全接管大多数人的工作,而是会自动化他们的部分职责,但文职人员可能面临风险,其工作内容大约四分之一的任务高度暴露于潜在的自动。

2、欧盟《数字服务法》正式生效
欧盟数字监管法案《数字服务法》(DSA)今日正式生效,包括亚马逊、Meta、谷歌等全球十几家最大的科技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法律审查,并在欧盟面临新的义务。这些义务包括防止有害内容传播、禁止或限制某些针对用户的做法,以及与监管机构和相关研究人员共享一些内部数据。任何违反DSA的公司都将面临高达其全球营业额6%的罚款,屡犯者可能会被完全禁止在欧洲开展业务。

3、报告称AI自去年起生成超150亿张图像
知名科技博客Everypixel Journal于当地时间8月15日发布的报告称,自2022年以来AI生成了150亿张以上的图像。报告显示,DALL-E 2自推出以来,平均每天创建3400万张图像;Adobe Firefly是增长最快的产品,推出三个月来创建了10亿张图像;Midjourney拥有1500万用户,是其公开统计的所有平台中最大的用户群;大约80%的图像是使用基于开源模型Stable Diffusion的平台创建的。

4、美国联邦法官裁定AI生成的艺术不受版权保护
华盛顿特区联邦法官裁定,AI创作的艺术品不受版权保护。华盛顿特区联邦法官于 8 月 18 日裁定,AI 创作的艺术品不受版权保护。史蒂文·塞勒为其用 AI 生成的图片作品《最接近的天堂入口》申请版权被拒后起诉美国版权局,但法官认为版权从未被授予缺乏人类作者的作品。塞勒的律师表示不同意法院对版权法的解释,计划继续提起上诉。
 
图片
AI生成的作品《最接近的天堂入口》

5、英国计划举办全球第一次人工智能安全峰会
英国政府宣布将于 11 月 1 日和 2 日在布莱切利公园举行全球第一次人工智能安全峰会,邀请全球各国政府、人工智能公司和研究专家共同参与,讨论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开发和使用,以减小人工智能的风险。英国政府将英国定位为全球人工智能安全监管的家园,并希望在人工智能领域扮演领导者角色。英国拥有几家人工智能公司,包括已被 Google 收购的 DeepMind 和数字媒体平台 Synthesia。然而,今年上半年,流入英国科技行业的总体资本只有 74 亿美元,同比暴跌 57%。

6、工信部:聚焦生成式AI等产业推进标准制定
据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8月22日发文,工信部等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方案提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民用航空等8大新兴产业,以及元宇宙、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等9大未来产业,统筹推进标准的研究、制定、实施和国际化。

7、南京大学周志华当选国际AI联合会理事会主席
8月21日,在第32届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IJCAI)大会举办期间,IJCAI执行委员会选举出了新任IJCAI理事会理事及理事会主席人选,其中南京大学周志华教授当选为新一届的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理事会主席。在8月25日的IJCAI 2023闭幕式上,大会宣布了这一消息,周志华教授将于本届理事会主席Christian Bessiere任期结束后上任。周志华长期致力于人工智能核心的机器学习理论与方法研究,在AI领域国际一流期刊和顶级会议发表论文200余篇,谷歌学术被引用量8万余次,多次蝉联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曾两次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并获得IEEE计算机学会Edward J. McCluskey技术成就奖、中国计算机学会“王选奖”等,他的多项发明技术在华为等企业转化成效显著,获得中国专利奖。

02
人工智能研究动态
1、半导体量子芯片电路载板研制成功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第一代商业级半导体量子芯片电路载板,该载板最大可支持6比特半导体量子芯片的封装和测试需求,使得半导体量子芯片可更高效地与其他量子计算机关键核心部件交互联通,将充分发挥半导体量子芯片的强大性能。

图片

2、华人团队开源视频风格处理算法CoDeF
来自香港科技大学、蚂蚁团队、浙江大学CAD&CG实验室合作的视频风格处理项目CoDeF及其论文于上周发布,该算法能够根据提示词对视频进行风格转换。CoDeF是“the content deformation field”的缩写,即“内容形变场”。相较于传统方法,该算法能够实现跨帧一致性,跟踪烟雾、水流等非刚性物体,支持各种图像算法直接用于视频处理。
 
图片

3、MIT和哈佛研究人员提出一种全面的AI系统:FAn
MIT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名为“Follow Anything”(FAn)的创新框架,解决了当前物体跟踪机器人系统的局限性,并提供了实时、开放式物体跟踪和跟随的创新解决方案。该系统通过开放式方法,可以无缝地检测、分割、跟踪和跟随各种物体,并通过文本、图像或点击查询适应新物体。这一系统的核心特点包括开放式多模态方法、统一部署和鲁棒性。该系统的目标是赋予配备摄像头的机器人系统识别和跟踪感兴趣的物体的能力。研究人员利用最先进的Vision Transformer(ViT)模型实现了这一目标,并进行了全面的实验验证。这一框架的开放性、多模态兼容性、实时处理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使其成为机器人技术的重要进展。

4、康奈尔大学研究人员提出新的AI方法
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名为“量化与不一致处理(QuIP)”的新的AI方法,该方法基于量化受益于不一致的权重和Hessian矩阵的观点。他们通过量化技术将大型语言模型(LLMs)的参数压缩到两位比特,并在实验中取得了可用的结果。这项研究为LLM规模的量化算法提供了理论分析,并证明了QuIP方法相对于其他舍入技术的优越性。这一研究为提高大型模型的量化效果提供了新的思路。

5、斯坦福研究人员破解自然视觉密码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一个三层神经网络模型成功预测了真实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对自然图像和随机噪声的反应。这个模型能够准确地模拟这些细胞的行为,揭示了视觉系统如何解释世界,为理解自然视觉处理的复杂过程提供了洞察力。这项研究对于理解神经回路在自然环境中的发展以及不同细胞类型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发表在《神经细胞》杂志上。

6、研究称ChatGPT在推荐癌症治疗方面不成功
美国布列根和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由OpenAI的ChatGPT生成的计算机设计癌症治疗方案存在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根据周四刊登在《美国医学会肿瘤学杂志》(JAMA Oncology)上的一项研究,不适当的治疗建议与正确的建议混在一起,使它们特别难以区分。

03
人工智能企业动态
1、英伟达二季度营收135.1亿美元,首次超过英特尔
英伟达公布创纪录的财报显示,其二季度收入为 135.1 亿美元,首次超过英特尔。该公司预计第三季度销售额将继续环比上涨 27%,达到 160 亿美元。英伟达的股价上涨 6.6%,市值达到 1.16 万亿美元。其中,数据中心业务成为主要营收来源,对中国客户的销售约占英伟达最新季度数据中心收入的 20% 至 25%。

2、字节发布自研芯片 联合英伟达开源多媒体框架
8月22日,火山引擎于“视象新生”主题火山引擎视频云&AIGC大会上发布了自研视频编解码芯片,可以根据视频场景,提供不同的算力支持;携手英伟达发布多媒体处理框架BMF(Babit MultiMedia Framework),并全面开源,包含BMF框架层整体开源、9个开箱即用案例、20+API调用范例,旨在帮助企业和开发者将各类视频的原子能力与方案做到优势互补、协同工作和快速落地。

3、VMware联手英伟达开发面向企业的私有AI平台
8月22日,VMware和英伟达宣布合作推出面向企业的AI平台VMware Private AI Foundation with NVIDIA,并计划于2024年初发布。该平台提供各种集成式AI工具,将使企业能够创建供内部使用的私有模型,并运行各种生成式AI应用,如智能聊天机器人、助手、搜索和摘要等。作为全集成式解决方案,该平台采用英伟达提供的生成式AI软件和加速计算,基于VMware Cloud Foundation构建,并针对AI进行了优化。VMware Private AI Foundation with NVIDIA将得到戴尔、慧与和联想的支持。这三家企业将率先提供搭载英伟达L40S GPU、BlueField-3 DPU和ConnectX-7智能网卡的系统,这些系统将加速企业LLM定制和推理工作负载。

4、快手推出“快意”AI大模型
据IT之家报道,近日,快手自研大语言模型“快意”(KwaiYii)开启内测。据其官方GitHub主页称,快意的13B规模系列模型KwaiYii-13B中,预训练模型KwaiYii-13B-Base在多个知名大模型排行榜上位居前列,对话模型KwaiYii-13B-Chat支持内容创作、信息咨询、数学逻辑、代码编写、多轮对话等任务。人工评估结果表明,KwaiYii-13B-Chat在内容创作、信息咨询和数学解题上接近ChatGPT 3.5版本同等水平。
 
图片

5、阿里云等联合发布教育垂直大模型智海-三乐
8月21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等联合主办的Engineering大讲堂暨“智行中国”第五期系列论坛在浙江大学举行。论坛上,浙江大学联合高等教育出版社、阿里云等发布了基于通义千问7B(70亿参数)模型训练的智海-三乐教育垂直大模型,该模型已在阿里云灵积平台(DashScope)上线,对外提供API服务;智慧司法技术总师系统、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与阿里云等联合发布了行业首个《法律大模型评估指标和测评方法(征求意见稿)》,涵盖法律大模型能力体系、评估指标、测评方法、典型应用场景等内容,适用于法律大模型系统测试的设计和实施等任务场景,旨在推动法律大模型的研发、评测和应用的规范化。

6、达摩院原自动驾驶负责人推出具身智能大模型
据机器之心报道,阿里达摩院原自动驾驶负责人陈俊波提出了一个名为“LPLM”(Large Physical Language Model)的具身智能大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完成了其第一款产品:有鹿智能清洁机器人,将在即将到来的杭州亚运会上亮相。据称,该款机器人实现了对语言语义、物理环境及行为意图的融合理解,支持随叫随到的清扫模式,能在充满行人、车辆的园区交互博弈环境中安全穿行,功耗仅50瓦。陈俊波在与机器之心的对谈中透露,他要做的并不是某一款机器人,而是一个放到任何传统自动化设备上都能正常运转的通用机器人“脑袋”,这个“脑袋”可以跨模态、跨场景、跨行业,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性。

7、科大讯飞等担任人形机器人标准化工作组副组长
“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机器人标准化和关键技术论坛”在北京召开。会上,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宣布成立人形机器人标准化工作组,并授予科大讯飞、小米集团、之江实验室等人形机器人标准化工作组副组长单位,共同推动国家人形机器人标准化工作建设,助力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8、海尔智家牵头成立智慧家庭大模型专委会
海尔智家联合国家智能家居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等30多家单位共同成立行业首个智慧家庭大模型专委会。作为行业首个大模型的技术、标准、测评、应用、产业推广的专委会,该专委会旨在推动大模型在智慧家庭垂直行业中的应用落地,并探讨落地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线路、标准、评测等各方面问题,加快行业技术进步,提升智慧家庭的智慧化水平,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智慧的生活体验。

9、云从科技发布从容大模型1.5版本
云从科技发布从容大模型1.5版本,该版本包含十亿级、百亿级、千亿级多种模型规格,实测性能在全球大模型综合性考试评测(C-Eval)中位居百亿级第1,总榜单第4。为解决大模型落地难题,从容1.5版本的重点是参数量为130亿的行业大模型,该模型从千亿大模型中蒸馏产生,在52类测试指标中有44类超过ChatGPT、29类超过GPT-4。

10、IBM发布语音识别模拟AI芯片成果登Nature
国际顶刊Nature 8月23日刊登了一篇关于模拟AI芯片的论文。IBM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用于高能效语音识别和转录的14nm模拟芯片,其34个模块中含有3500万个相变化内存单元。该芯片可提供6.7TOPS/W(万亿次操作每秒/瓦)的系统持续性能,比机器学习测试标准MLPerf上目前最佳能效结果提高了14倍,且最高可达12.4TOPS/W。

11、Meta免费开源大型编码语言模型Code Llama
Meta宣布推出Code Llama,一种最先进的大型编码语言模型。Code Llama能够根据代码和自然语言提示生成代码和有关代码的自然语言,目前可免费用于研究和商业用途。Meta提供三个版本的Code Llama:Code Llama,基础代码模型;Codel Llama,专门针对Python;Code Llama-Instruct,针对理解自然语言指令进行了微调。Code Llama是Llama 2的代码专用版本,是通过在其特定于代码的数据集上进一步训练Llama 2来创建的,具有增强的编码功能。Meta发布了三种规模的Code Llama,分别具有7B、13B和34B参数。Code Llama支持当今使用的许多最流行的语言,包括 Python、C++、Java、PHP、Typescript(Javascript)、C#和Bash。Meta基准测试表明,Code Llama的表现优于开源、特定代码的Llama,并且优于Llama 2。例如,Code Llama 34B在HumanEval上得分为53.7%,在MBPP上得分为56.2%,与其他状态相比最高。最先进的开放解决方案,与ChatGPT相当。
 
图片

12、OpenAI正在测试内容审核系统,一天可以完成六个月的工作
人工智能初创公司OpenAI表示,其推出的新技术能够协助进行内容审核,这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效率,从而扭转人工智能技术无法为企业带来即刻盈利这一刻板印象。OpenAI表示,GPT-4可用于制定适当的内容政策,并可以更快地为帖子添加标签或做出评判。该公司一直在测试该技术,并邀请客户也进行试验。OpenAI表示,其工具有望帮助企业在一天左右的时间内,就完成原本需要六个月才能做完的工作。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