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丨广东省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3-09-18 14:05
9月7日,广东省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研讨会在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聚集了来自多家研究机构、高校及企业的代表,旨在探讨人工智能伦理治理思路,进一步引导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本次研讨会的嘉宾有:暨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可信人工智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古天龙,暨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刘小丽,广东财经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正研智库咨询服务中心副主任、教授林仲豪,谢诺投资集团产业研究院负责人陈玥乔,北京大成(广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昊东,隆安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刘庆伟,隆安律师事务所律师陈焕。企业与学术界代表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建立更健全的人工智能伦理治理体系。
 

会议嘉宾合影

随着大语言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正与产业经济和社会生活深度融合,极大地提升了社会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然而,人工智能技术也带来了隐私安全、算法歧视、主体责任不明确等伦理问题。进一步提升人工智能领域的伦理治理水平,是引导人工智能产业规范化、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之举。

会上,参会嘉宾们围绕如何建立更为规范完善的人工智能伦理治理体系展开了讨论,嘉宾代表指出,人工智能的伦理治理要充分发挥协同治理作用,形成政府、企业机构、个人多方参与的治理体系。在治理工作中,要做到以人为中心,充分关注弱势群体需求,着眼社会就业等核心问题,推进治理效果长效稳定。对于如何平衡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与伦理治理之间的关系,嘉宾代表提到,可以通过制定伦理评估考核机制、企业激励机制,形成科学、规范的治理方式,充分发挥科技向善的力量。
 

会议现场图片


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伴随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迎来了诸多机遇,在发展过程中,各类伦理问题也日渐凸显。参会嘉宾们围绕如何结合广东省的实际情况和特色需求制定符合本省特点的人工智能伦理政策提出了独到见解。广东省人工智能技术主要应用在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能交通、智慧教育等重点领域,要结合广东省特色产业,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优势,整合广东省各地市先进经验,不断细化人工智能伦理规范体系。


人工智能伦理治理政策要得到有效实施,还需要形成完善的监督机制。对此现场嘉宾代表也充分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发表独到见解。嘉宾代表提出,在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监督实施环节,可以综合法律、政策、伦理、技术、培训等多样化手段搭建科学高效的监督机制,如AI大数据监管平台等,推进人工治理政策的有效实施。


会议现场图片

本次研讨会为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智慧和建议。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将持续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伦理治理工作,促进人工智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